新聞和文章
《Great Doctor》報導:孕婦住院分娩程序及臍帶血儲存的注意事項
一般住院分娩的程序和服務包括入院登記、生產前檢查和評估、生產期間的監測、疼痛緩解措施、分娩室準備、助產士和婦產科醫生的支援、緊急情況處理、分娩後護理和住院觀察、新生兒護理等。
媽媽寶寶報導:「晚斷臍」有利bb健康成長
孩子出生時,有人會即時剪短臍帶,亦有人會選擇延遲剪短臍帶的時間,為孩子儲存臍帶血,為孩子提供日後的健康保障。究竟臍帶的處理方法在家庭健康上發揮了什麽作用呢?
親子王:醫生解構高齡懷孕4大風險!保存幹細胞為BB提供3大健康保障
高齡孕婦一般指BB出生時媽媽已屆35歲以上,而她們對比起年輕孕婦在多方面的風險都會較高,例如流產率、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嬰兒染色體異常等。
患「第一型黏多醣重症」女童接受臍帶血移植成功, 開心慶生!
患第一型黏多醣重症寶寶蔡嫩嫩,被確診時只有7個月大, 醫師建議「臍帶血移植是最接近治癒的方式、成功率逾9成」。她於2歲前接受臍帶血移植後,血球與血小板數量、酵素活性水準均保持穩定。
臍帶血有助改善兒童腦癱的運動功能
美國杜克大學發現, 63名患有不同類型和嚴重程度的1-6歲痙攣性腦癱兒童, 接受臍帶血幹細胞可以幫助減輕腦癱症狀。希望臍帶血幹細胞可能在治療腦癱和腦損傷兒童方面發揮作用,並鼓勵繼續這項有前景的研究。
台灣首例!臍帶血救自救重度腦麻兒能站了!
王小弟出生10個月,被醫師確診為重度腦性麻痺 所幸在專注臍帶血幹細胞研究的美國杜克(Duke)大學博士暨國際臍帶血協會(Cord Blood Association,CBA)醫療團隊評估建議之下,接受自身臍帶血回輸治療後,明顯改善了王小弟的症狀,成為台灣首例自存臍帶血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