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血治療腦麻痺的研究新進展

腦麻痺是一種發展障礙病,影響全球每1000個初生嬰兒中的約2至2.5個之多。腦麻痺患者活動能力受損,現今主要療法是改善肌肉張力和減輕併發症。自身臍血幹細胞移植是近年出現的腦麻痺新療法,但對沒有預先儲存臍血幹細胞的患者而言似乎並無幫助。

幸而,最近臍血幹細胞移植醫治腦麻痺的研究有了新進展:美國Duke University及澳洲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均開始了使用取自患者親兄弟姊妹的臍血幹細胞移植醫治腦麻痺的第一階段臨床測試,為全球受腦麻痺影響而沒預先儲存自身臍血的人士燃點了新希望。


臍血治腦麻痺的成功案例

厄瓜多爾小男孩Tomas 31週大時在媽媽腹中由於臍帶雙重打結而心跳開始下降,醫生隨後緊急開刀取出。Tomas住在保溫箱時又不幸遇上故障,缺氧令他患上四肢痙攣型腦麻痺,影響四肢的活動能力。

幸而,Tomas的父母有在他出生時儲存了他的臍帶血,Tomas成為了美國Duke University Hospital一項自身臍血研究的對象,接受了自身臍血幹細胞移植。5歲時的Tomas已經能走路及進行球類活動,更會說兩種語言。醫生曾告訴Tomas媽媽他將不能走路和說話,而臍帶血帶給Tomas一個全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