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小分享:胎教-父子聊天

已經懷孕到34周,作為孕媽的我當然改變巨大,但我逐漸發現原來身邊的「孕爸」也在翻天覆地的轉變,而且已經很會跟肚裡的兒子聊天⋯⋯

1. 晚上回來,立即入屋叫人,只是叫的不是我,而是:「Bat,papa 回來了!」

2. 以前叫他都不睡,光對著電腦忙。現在卻已經開始把握親子時光,我去睡覺他也跳上床,對著我的肚皮哼歌給寶寶聽

3.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摸我肚子:「Bat,起床沒有?快叫papa 早晨!」如果感到寶寶稍有郁動就很高興。

4. 周末一起出門吃早餐,等候升降機期間又突然蹲下親吻我的肚子:「Bat,我們現在去食早餐,好不好?」

5. 就算在商場乘電梯時,他在前我在後,也突然「回手」摸我肚皮,跟寶寶黐纏得不得了。

不過說也奇怪,近來寶寶好像已經受到父愛感動,開始認得爸爸聲音,由以前對爸爸不瞅不睬、一動不動;到現在爸爸回家跟他說話就開始活躍地在我腹中翻滾,好像真的有很大分別。

最近,有一次爸爸貼著肚皮講話,他還立即踢中爸爸的嘴呢!爸爸被踢後超開心的!

這就是他們父子之間的初接觸,雖然隔著肚皮,也洋溢著幸福溫暖。

【題內話】爸爸胎教  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胎教不只是媽媽的責任,爸爸參與其中,對爸爸自己、對孕媽、對寶寶都有莫大好處。據說,科學研究證實胎兒多聽低頻率聲音,例如爸爸的聲線,是一種良好的刺激,能促進大腦發育,同時也可令爸爸跟寶寶及早建立感情上的溝通,讓寶寶知道一家人都期待他的到來。當然了,這個行為也讓孕媽媽心情更加愉悅,自然有利於胎兒健康發育成長啦。

 

作者:Mrs Co:Lam

(本頁內容由香港媽咪幫授權轉載,若想了解更多,請瀏覽:mamibuy.com.hk。)


孕婦每天吃多少才夠營養?

「一人吃兩人補,媽媽健康胎兒壯。」這是一句大家都能朗朗上口的至理名言。因此為了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每位準媽媽一知道自己懷孕後,都會非常注意自己的飲食:「我每天吃的東西夠營養嗎?」「我需不需要吃維他命來補充營養?」其實,根據台灣衛生署對孕婦每日飲食建議量,準媽媽只要每天吃足以下所列食物,就能夠給胎兒寶寶均衡完整的營養。

牛奶     2-3杯(每杯240ml)
蛋      1個
魚或肉    3-5兩,約150公克
主食(麵飯) 3-6碗
綠色蔬菜   2碟(每碟100公克)
其他蔬菜   2碟
水果     3份,一份是柑橘類
油脂     3-4湯匙(含菜餚中的油脂)
肝臟     每週一份,30公克

若因害喜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受以上的某一項食物時,可以用其他食物代替,例如:若當天少吃一枚蛋,可多吃一兩魚肉。

但也有一些食物所含的營養素是其他食物無法取代的,例如: 

** 奶類
因為奶類除了能提供高品質的蛋白質外,更能供給孕婦大量需要的鈣。奶中的鈣含量 不但豐富,吸收利用的效果也比其他來源者好得多,所以請勿以其他食物取代之。

** 肝臟
含有豐富的鐵質,而且比其他食物容易吸收。由於一般婦女日常飲食中鐵質量不夠,已有缺鐵現象,因此懷 孕後需要攝取比平常更多的鐵質以造血,所以每週應食用一次肝臟。

P.S  一般全脂奶粉或鮮乳中,鐵質及維他命(如C、E等)並不豐富,所以若以牛乳取代魚、肉、蛋類是不妥當的。

作者、資料來源:長庚醫院婦產科

(本頁內容由香港媽咪幫授權轉載,若想了解更多,請瀏覽:mamibuy.com.hk。)


肥B唔肥媽的孕期飲食原則(小食篇)

餐與餐之間的飲食

一、水果、堅果是天然的裹腹小點

(一)選擇時令、有營養價值、低甜度的水果

  • 時令水果不用擔心過多的藥劑殘留,例如冬天的蜜棗,有機草莓等。
  • 有營養需求的水果,例如鐵量高櫻桃、葡萄等。
  • 低甜度的水果,例如蕃茄、芭樂((番石榴)等。

 

(二)適量堅果

適量堅果類,裡面有天然的不飽和脂肪,其中亞麻仁籽和核桃都含有對寶寶大腦有益的Omega-3,雖然DHA不如大型魚類豐富,但也不用擔心吃到過多的重金屬。

黑芝麻高鐵又高鈣,正好是懷孕期間最需要的養分。

 

二、新鮮蔬果汁

媽咪可以在餐與餐之間打一杯蔬果汁,用有機的食材,選紅蘿蔔、小黃瓜、蕃茄、蘋果、鳳梨、葡萄等,每次挑選二至四種食材打一杯蔬果汁。不過要注意糖份攝取。

 

三、自己煮的無糖飲料

推薦枸杞桂圓茶,青草茶、洛神茶、大麥茶,不加糖。

 

作者:Lililivia(本文整理自網絡文章)

(本頁內容由香港媽咪幫授權轉載,若想了解更多,請瀏覽:mamibuy.com.hk。)


肥B唔肥媽的孕期飲食原則(營養篇)

上網睇到一篇叫做「胖寶寶、不胖媽媽的孕期飲食原則與體重控制方式」,令我呢個準媽媽大有收穫~ 不過篇幅較長,需要多點時間消化,我就按自己的經驗整理了一下原文。(有興趣可以自己GOOGLE一下標題找找原文看~)

這樣的飲食原則其實也適合一般孕媽媽KEEP FIT用:

 

正餐飲食順序

一、先吃蔬菜瓜果類

做法可以是蒸/清炒/煮湯也可以,以少油和調味作基本。

好處:多吃點纖維多的蔬菜瓜果,可以補充許多礦物質、維生素、纖維質,不但營養多元而且有益於排便。

 

二、再是吃蛋白質類

肉類/奶類/豆製品類/魚類
煮法也很隨意,按自己當時喜好決定就好。(原文媽媽有提到自己的口味由小BABY 決定~XD)
好處:蛋白質吃得夠有助胎兒發育,是BABY發育的必要元素啊!

 

三、最後吃澱粉類、水果類

最後吃的原因是怕糖份太高,可以吃糙米之類的粗食,面包也可以,但多數是全麥面包,盡量不要吃太多牛油糖的面包啦~

水果不限,但注意份量就好。

 

四、不喝湯/ 不吃甜點
原文提過懷孕要在有限的食量去爭取盡量足夠的營養這點我是非常認同!

湯不但有較多調味和油鹽,會令孕婦水腫。

甜品更是妊娠糖尿最大根源,高糖份的食物絕對不能吃!

飲品中的糖份也要注意。

 

作者: Lililivia

(本頁內容由香港媽咪幫授權轉載,若想了解更多,請瀏覽:mamibu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