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更優勝?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香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對於醫治白血病,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幹細胞移植這個方法。然而,幹細胞移植治療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捐贈者,有生命危險的患者可謂完全處於被動。

臍血幹細胞移植是白血病的一種新療法,除了能解決尋找合適捐贈者的困難及有機會出現排斥的問題外,近日美國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一項比較傳統幹細胞移植及臍血幹細胞移植的研究,更發現臍血幹細胞移植對移植後復發屬高危的患者(即移植前化療無法完全消滅所有癌細胞的患者)治療效果可能更佳。


合適骨髓捐贈者以外的希望

9歲時被診斷患上急性骨髓細胞白血病(AML)的Jenna Gibson,接受過一輪化療後,醫院發現她需要骨髓移植。要找合適的骨髓捐贈者對Jenna來說相當困難,一來Jenna是領養的,所以沒有兄弟姊妹捐贈者;再者在美國非白人骨髓捐贈者佔的比重很少,這對非白人的Jenna來說相當不利。

結果,雖然Jenna找不到合適的骨髓捐贈者,但在參與Fred Hutch的Cord Blood Transplant Program後獲得了由Dr. Colleen Delaney領導的醫治機會,接受了臍血移植。2015年,接受移植差不多3年後的Jenna已經12歲,情況良好的她與家人同住。


臍血改變急性淋巴球白血病男孩人生

急性淋巴球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aemia,簡稱ALL),是白血病的一種,患者體內會不停製造不正常的白血球,但正常白血球的數量卻減少,身體抵抗力因而下降,變得易受感染。

被診斷出有急性淋巴球白血病時,Mitch Santana僅九個半月大。由於在全球都找不到合適非親屬骨髓捐贈者,Mitch情況極為不穩定,幸好後來在Duke University接受了非親屬臍血移植,兩歲生日前經已出院。移植後16年,Mitch不但已完全康復,更生活得健康快樂。


臍血救末期血癌中年漢

白血病(又稱血癌),在一般人眼中主要是影響兒童的疾病,但Stephen R. Sprague人到中年才被診斷出患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aemia)。正常來說,化療可以控制病情三至五年,不幸地,Stephen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短短17個月後就進入末期。

當時Stephen的治療選擇並不多,可行的只有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沒有兄弟姊妹的他找不到合適非親屬骨髓捐贈者。幸好,Stephen的醫生正準備進行一項以臍帶血幹細胞醫治成人末期血癌患者的臨床測試,Stephen亦找到合適臍血進行移植。移植後9年,Stephen情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