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血幹細胞治先天免疫病案例
先天免疫系統不良疾病(SCID),又稱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或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是一種罕有遺傳病,患者因體內不能製造足夠白血球而導致先天抵抗力不良,一旦受感染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來自英國的一個案例,11個月大的小男孩Imtiyaz Ahmed是SCID患者,他同患此症的哥哥已經因受感染而不幸離世,Imtiyaz在倫敦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接受了臍血幹細胞移植後成功治癒。
由於臍血幹細胞移植有不少優勝之處,部份醫生開始採用臍血幹細胞移植醫治兒童SCID。在Imtiyaz的成功案例裡,臍血來自非親屬捐贈者,所以預先儲存臍血幹細胞除了是以備不時之需,更有機會救人一命。
針對柏金遜症的醫療發展
柏金遜症是一種影響許多老年人的疾病,每1000個70歲以上人士之中就有5個患者。病徵主要是震顫、肌肉僵硬及行動不便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素。現存的治療方法不能根治柏金遜症,只可以為患者減輕病徵。
臍血移植有很多醫治先天性疾病的成功案例,但其實臍血的潛力絕對不止於此。一篇在Journal of Medicine刊登的文章發表了一項研究結果:注入取自人類臍血的一種細胞成功為患柏金遜症的老鼠延遲病徵出現及延長壽命,可見臍血移植日後有機會成為柏金遜症的可行治療方法。
骨質石化病的新療法
骨質石化病(Osteopetrosis)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代謝疾病,兒童患者有出現失明、骨折等嚴重併發症的危機。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暫時最理想治療骨質石化病的方法,不過移植的時間性相當重要,臍血幹細胞移植成為了患者的新希望。
一篇由美國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於2013年發表的文章指出,對患上骨質石化病而沒有合適兄弟姊妹或非親屬成年捐贈者的兒童而言,非親屬臍血幹細胞移植是可行的治療方法。幹細胞的數量比相容性更能決定臍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所以預先儲存臍血幹細胞有防範未然的價值。
臍血治療腦麻痺的研究新進展
腦麻痺是一種發展障礙病,影響全球每1000個初生嬰兒中的約2至2.5個之多。腦麻痺患者活動能力受損,現今主要療法是改善肌肉張力和減輕併發症。自身臍血幹細胞移植是近年出現的腦麻痺新療法,但對沒有預先儲存臍血幹細胞的患者而言似乎並無幫助。
幸而,最近臍血幹細胞移植醫治腦麻痺的研究有了新進展:美國Duke University及澳洲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均開始了使用取自患者親兄弟姊妹的臍血幹細胞移植醫治腦麻痺的第一階段臨床測試,為全球受腦麻痺影響而沒預先儲存自身臍血的人士燃點了新希望。
臍血幹細胞治療白血病更優勝?
白血病又稱血癌,是香港十大致命癌症之一。對於醫治白血病,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幹細胞移植這個方法。然而,幹細胞移植治療首先要找到合適的捐贈者,有生命危險的患者可謂完全處於被動。
臍血幹細胞移植是白血病的一種新療法,除了能解決尋找合適捐贈者的困難及有機會出現排斥的問題外,近日美國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一項比較傳統幹細胞移植及臍血幹細胞移植的研究,更發現臍血幹細胞移植對移植後復發屬高危的患者(即移植前化療無法完全消滅所有癌細胞的患者)治療效果可能更佳。
自閉症與臍血幹細胞
自閉症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原來每約一千人就有一人是自閉症患者。其成因可能是腦部發育或功能異常,患者會於3歲或以前在語言及溝通能力、人際關係能力等方面出現異常發展。自閉症暫時在醫學上無法根治,患者需長期甚至終生接受治療。
美國Duke Medical Center在2014年7月開始了一項研究臍帶血幹細胞潛在醫療用途且針對自閉症的臨床測試,研究員的假設是為自閉症患者注入自身臍血幹細胞可以保護或修復腦部神經及減輕自閉症引起的發炎。可能於不久將來會出現使用臍血幹細胞醫治自閉症的方法。
臍帶血有望醫治一型糖尿病?
有別於多數患者屬中年人士的二型糖尿病,一型糖尿病影響兒童及青年人較多。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臟β-細胞被體內產生的抗體破壞,胰島素的分泌功能因而受損。一型糖尿病目前不能被根治,患者需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
由於臍血幹細胞較少機會引發免疫反應且有潛力發展成其他類型的細胞,加上蘊含大量一種能幫助平衡免疫系統的白血球,所以有可能對醫治主要是免疫系統問題的一型糖尿病有作用。現時已有研究成功使用臍血幹細胞預防及治療老鼠的一型糖尿病,日後有可能成為人用療法。
臍血幹細胞可醫治老年痴呆症嗎?
認知障礙症(即老年痴呆症)最普遍的成因就是患上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除了記憶力衰退,說話能力、判斷力等其他大腦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現時藥物治療是一項針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療法,但只局限於減緩病徵惡化,不能制止腦部病變發展。
那阿爾茨海默氏症將來有機會出現更好的治療嗎?一項由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等多個機構的研究員聯合進行的研究發現,將臍血幹細胞注入有類似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反常症狀的老鼠可減輕腦部發炎及減慢病情惡化。研究結果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治療發展有重大意義。
合適骨髓捐贈者以外的希望
9歲時被診斷患上急性骨髓細胞白血病(AML)的Jenna Gibson,接受過一輪化療後,醫院發現她需要骨髓移植。要找合適的骨髓捐贈者對Jenna來說相當困難,一來Jenna是領養的,所以沒有兄弟姊妹捐贈者;再者在美國非白人骨髓捐贈者佔的比重很少,這對非白人的Jenna來說相當不利。
結果,雖然Jenna找不到合適的骨髓捐贈者,但在參與Fred Hutch的Cord Blood Transplant Program後獲得了由Dr. Colleen Delaney領導的醫治機會,接受了臍血移植。2015年,接受移植差不多3年後的Jenna已經12歲,情況良好的她與家人同住。
臍血治再生不良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是一種骨髓衰竭疾病,患者除了貧血還會出現白血球及血小板數量不足,可能有生命危險。2009年被診斷患上再生不良性貧血的美國亞裔女孩Kyra,8歲開始接受過一連串的治療,情況曾經好轉,但到2013年初再度惡化,骨髓移植是讓Kyra存活的最佳治療選擇。
屬少數族裔的Kyra在美國要找合適的骨髓捐贈者相當困難,幸好美國西雅圖Fred Hutch的研究員Dr. Colleen Delaney一直為沒合適捐贈者的患者開發更有效的臍血移植技術,並得到FDA批准在西雅圖為Kyra進行治療。接受臍血移植後的Kyra現時已經不需要抑制免疫力藥物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