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期是学习教养的时期,但是有些宝宝总是难教任性,好像从不跟从教导,更有些必须时时刻刻要跟着父或母,令到他们疲于奔命,却又没有解决方法,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与安全感有关?

 

研究发现,0-3岁是婴儿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感的最佳时期,孩子3岁之前安全感的建立,将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

 

对妈妈的信任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在1950年曾提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人格发展最主要的课题是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婴儿初生,如果受到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良好照顾,尤其是母亲,如能够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

 

安全感一般最早来自发展早期对母亲的信任。如:当孩子在感到饿、尿、 无聊、不舒服时——开始大哭引起母亲的注意——母亲每每在这时出现,抱住他并安慰他,并一一为他解除不快、满足他的需要。孩子通过对母亲的信任而获得安全感。如果在孩子幼小的童年时期,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建立孩子的成功感

 

父母应让孩子建立适当的自信心,让他独立完成事情,尤其当孩子主动想自己做的时候,父母应多给予空间,从旁观察,让孩子发挥。甚至,多给予孩子不同的简单任务,让孩子累积成功的经验,从而认识自己的能力。生活中不同的任务和活动,都能提升孩子的成功感。当孩子拥有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安全感就能提升,不怕面对困难并勇于尝试,这便可以提高他的安全感。